章节目录 第106章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2(1 / 1)

作品:《大明第一祸害

哈密在大明贵胄眼里不值一提,贵州的普安土司米鲁起事反明更加不放在他们眼里。朝廷下发一纸公文,令贵州当地卫所镇压完事。京师的生活依旧如故,表面上盛世繁华,背地里为了利益不断扯皮。

张原庆被弘治帝宣进宫,参观了犹如天上仙宫的清宁宫后备受打击。此宫阙只应天上有!他打听到内行厂的天师们并不打算出席清宁宫落成典礼。虽然天师研究院披着天师道的皮做着墨家的事,可世人并不知道此事。

太宗曾出家当和尚,成祖嘉封武当山为“大岳太和山”。因此,历代皇帝虽然推崇天师,但也信佛。

尤其是先帝对喇嘛教深信不疑。先帝册曾封13位番僧为法王。法王‘服食器用僭拟王者,出入乘棕舆,卫卒执金吾杖前导,达官贵人莫敢不避路’,让天师一时之间势力大跌。

弘治帝初年虽然在朝臣的施压下遣散喇嘛,但弘治九年开始册封番僧为西天佛子。让张原庆感受到喇嘛教有复起的苗头。他有意主持清宁宫的落成仪式,接住清宁宫的‘神迹’抬高天师道的地位。

张原庆通过连襟李东阳、姻亲安远侯柳文向弘治帝递话,弘治帝欣然应允。

喜出望外的张原庆召来徒子徒孙准备法器,打算好好出一回风头。

然而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十拿九稳的事情瞬间被更改。

太皇太后极力想要大能仁寺的灌顶国师那卜坚参设坛庆赞。

清宁宫是太皇太后的居所,今年又是老人家七十大寿。孝顺的弘治帝当然同意,顺便也同意了藩王们进京贺寿。

弘治帝心里也有他的小九九。

他身边只有皇后一人,也只有照儿一子。宗室对皇后的善妒颇有怨言,如今又有照儿非皇后亲子的谣言。他急需要证明皇家母慈子孝,确立照儿嫡长子的身份,确保皇后将来不会受到委屈。

和他子嗣艰难相反,藩王们子女众多。尤其是庆成王,子女加起来有94人。因为生的太多,使得当时山西巡抚杨澄上奏请求礼部和宗人府合议。礼部查勘结果表示94位子女都是亲生,没有异性冒认。

弘治帝心里憋了口气。儿女多又有什么用!他家的照儿一个顶一百。让大家瞧瞧照儿给太皇太后修建的清宁宫,花费的都是照儿的私房钱。

强烈的屈辱感涌上张原庆的心头。天师研究院弄出来的清宁宫,凭什么让番僧主持仪式。这是对天师道的侮辱!

张原庆再次递上请柬打算见凌风子商议此事。凌风子解决镀金作坊的难题,正好有空。抬高番僧地位是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稳定,凌风子怎么可能让张天师影响太子殿下的计划。

“太子殿下孝顺,怎么会违背太皇太后的意愿。”凌风子飘飘然地说,“大道无为、道法自然,不要太在意虚名。”

张原庆颤抖着手问:“清宁宫是你们内行厂花费银子督建,天师就愿意让番僧摘桃子?”

“我们都没意见,真人何须动怒?”凌风子淡淡地问道。

凌风子无欲无求的双眼看向张原庆,身为皇帝册封的正一嗣教保和守道大真人,张原庆全身好似被烈日灼伤。最终在凌风子面前败退。

研究院赞同的举动让正一教的天师恨不得清理门户。胳膊向外拐!

坚信凌风子是得道高僧的弘治帝也觉得张天师有点小题大做。哄太皇太后高兴的一场仪式而已,能说明什么问题。

弘治帝以为的小事情,引起内阁阁老和百官群起而攻之。

“陛下,喇嘛教乃是元朝国教。”

“让番僧入宫,把宫禁当成何物?”

“国库空虚,哈密的战事已经让陛下从內库调银,各地藩王入京的费用从何处挪用?”

“藩王进京劳民伤财,臣反对。”

……

弘治帝头大如斗,不得不坑一次儿子。“鞑靼人信喇嘛教。朕希望法王可以调和大明和鞑靼的关系。藩王进京的费用由内承运库负责。”

“恶念值+1……”

远在云中的朱寿感到莫名其妙,为何朝臣们源源不断的贡献恶念值?

退朝后,刘健等人围在一起商议。

“太子和皇后关系闹得很僵。太子不想背负不孝的罪名,孝顺太皇太后是一步好棋。”刘健分析道,“大家别指望内行厂会出现阻止此事。”

“难道要让那群番僧再次得势吗?”谢迁皱着眉头道。

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官员,不太能接受喇嘛教的某些教义。又有前朝旧事在前,令他们极度不满意弘治帝偏向喇嘛教的行为。

刘健议题:“说服太皇太后改主意?”

“怕是很难。先帝信奉喇嘛教也是受了太皇太后的影响。”谢迁摇摇头。

刘健见李东阳低头不吭声,问道,“宾之有何高见?”

李东阳角浮现一抹讥笑:“我们首先要找出太皇太后请法王的原因。几年前庆云侯和寿宁侯争夺田地。陛下偏袒寿宁侯,把田产判给了寿宁侯。太皇太后对此事的十分不满,对皇后也多有看不顺眼。皇后对太皇太后的恭敬浮于表面。想必是因为太子的问题。

如今皇后还有两个月即将生产。万一是皇子,一定会动摇太子的地位。太皇太后对清宁宫十分满意,为了庆云侯也会选折巩固太子储位。”李东阳环视两人,“喇嘛教的法王是否能达成太皇太后的某些愿望?”

刘健垂下眼帘,没有把凌风子断言皇后生公主的事情告之两人。

为了宫殿的完工仪式,喇嘛教和天师道明里暗里斗了几场。

周经和徐贯致仕后一身轻松。

周经投靠太子实属无奈。他这位户部尚书守着空空如也的国库,面对内宫的索取无度、皇亲勋贵的种种逃税不得不下重手整治。不但得罪权贵,也招致弘治帝的厌弃。投靠太子是他最后的退路。

而太子的表现令他重新焕发斗志。太子接管内承运库,一力承担内宫的花销,减轻压在户部肩上的重担。光此一项,足以让他肝脑涂地辅助太子登基。

云中城就在前方,等待他的是一张空白的宣纸。他一定要画出一副盛世。